创建省属监管企业文明标兵单位活动实施方案
为了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扎实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,加强学校科学化、规范化管理,优化育人环境,提升管理品位和文明层次,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,按照《关于做好省国资委系统2022届文明单位、文明标兵单位、文明家庭评选表彰及复查认定有关工作的通知》(湘国资文明委〔2022〕2号),结合本校实际,为了切实保证创建工作顺利进行,特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
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、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为重点,以开展群众性创建性活动为载体,围绕规范学校管理、加强队伍建设、改进作风为重点,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作,着力打造一支适应新形势、新任务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,为培养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生产、建设、管理的高技能人才提供有力保障。
二、目标及要求
(一)提高认识,重视文明
通过深入开展“文明单位”创建活动,进一步优化学校外部环境,提高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。树立“以人为本”的管理理念,建设“文明校园”;加强校园安全意识,建设“平安校园”;提高办学品位,建设“文化校园”;坚持全面育人,建设“现代校园”;促进主动发展,建设“特色校园”。实现提升学校文化内涵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、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。扎实推进“实力创强、质量创高、形象创优”的“文明校园”创建工作。
(二)加大宣传,营造氛围
学校要围绕“文明单位”创建主体,充分利用电子屏幕、国旗下讲话、校园广播、学校宣传栏、班级展示栏、校园网等宣传阵地,组织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,如粘贴标语、办宣传专栏、评选班级文化特色教室等。营造舆论氛围,让“文明单位”创建活动深入人心。
(三)强化措施,周密安排
1.在教师中开展“强化师德,文明从教”教育活动
一是要求教师模范遵守社会公德,不讲粗话、脏话,使用文明语言、推广普通话,不向学生传播不健康或错误的思想,不讽刺、挖苦、歧视学习困难学生,讲礼貌用语,说文明话。二是要求教师爱岗敬业,严谨治学,关心爱护学生,尊重学生人格,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,认真备课上课,认真批改作业,刻苦钻研业务,不断学习新知识,改进教育教学方法,提高教育、教学和科研水平,不在教学场所接听手机,不在公共场所抽烟,待人友好真诚,举止文明礼貌,办文明事。三是要求教师团结协作,廉洁从教,发扬奉献精神,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,谦虚谨慎,尊重同志,相互学习,相互帮助,关心集体,维护学校荣誉,不得乱收费或向学生推销资料和压销物品,不得向学生及其家长索要钱物或要求学生家长为自己办私事,不参与赌博、色情、迷信、邪教等活动,衣着整洁得体,严于律已,作风正派,以身作则,做文明人。
2.在学生中开展“文明言行与我同行”教育活动
一是教育学生爱护公物,保护环境,讲究个人卫生,不随地吐痰,不乱扔果皮纸屑,不乱倒脏物垃圾,争做“环保卫士”。二是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,举止文明,诚实守信,遵纪守法,说普通话,讲礼貌用语,争做“文明标兵”。三是教育学生加强自律,崇尚科学、反对邪教、关爱家庭、珍惜生命、积极参加健康的娱乐活动,快乐学习、健康成长。四是教育学生勤俭节约,从身边小事做起,不乱花钱,节水节电,不浪费笔墨、纸张等,争做“节约能手”。五是教育学生勤奋好学,团结友善,勇于进取,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生活习惯,学习习惯。争做学校的好学生,家长的好孩子,社会的好公民。
3.抓好校园文化建设,营造文明的活动环境
学校要开全开齐课程,在师生中开展丰富多采的文艺活动,培养学生特长。美化校园环境,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。
4.狠抓校园卫生、安全工作,优化育人环境
学校要加强校园卫生工作力度,彻底消除卫生死角,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、学习、生活环境,真正做到以优美的环境陶冶人。进一步加大学校安全管理,落实安全责任制度,扎实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。
三、组织机构及职责
(一)创建“文明单位”领导小组
组长: 谭翔北 潘瑞旺
组员:陈晓英、刘吉勋、雷新平、何新德、李盛
工作职责:
1.在省国资委文明办领导下,负责学校创建“文明单位”的组织、指挥和协调工作。
2.制定争创“文明单位”工作规划。审定学校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各小组制订的有关措施和办法。
3.审定创建“文明单位”工作方案,组织实施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活动,研究解决争创“文明单位”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。
(二)创建“文明单位”领导小组下设“创文”办公室
主 任:陈为峰
副主任:万珂舸 陈善朝 黄鸽 王洁琼 李昱 李木子 唐辉
成 员:各部门文明创建负责人
工作职责:
(1)负责传达学校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有关创建“文明单位”的各项决议、决定;
(2)负责学校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的秘书工作,做好会议记录和各项相关决定、安排、通报等的起草工作,负责学校创建“文明单位”工作的宣传、动员和文件资料的汇集、整理工作;
(3)负责组织安排全校有关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“文明单位”的重大活动及落实工作;
(4)负责组织安排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“文明单位”的检查、评比和奖惩工作;
四、主要措施和工作任务
(一)强化“教书育人”理论,创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
切实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,进一步完善健全学校德育工作体系,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、工会、教代会等组织的作用,为关心教师成长、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搭建平台,畅通教师思想交流渠道。进一步加强法律、法规教育,引导教师自觉遵守《教育法》、《教师法》、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等相关教育法律、法规。以爱岗敬业、热爱学生作为师德教育的重点,把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作为对教师管理的切入点,抓好日常教学管理,规范教师行为。进一步强化教师管理,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,定期开展 “先进教师”“优秀班主任”等一系列主题活动。结合实际,抓好制度建设,落实好行政每天巡查制度,对教师的教学过程、言谈举止提出规范化要求;在教师岗位责任考核和绩效考核中,要突出重点。
大力开展教学研究,开展青年教师技能大赛、师徒结对一帮一等活动,从而帮助教师了解教育教学规律,精通自己业务范围的基础理论、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,积极参加教研活动,不断积累教学经验,努力提高教育、教学水平和授课、育人艺术,不断提高业务素质。
(二)细化“管理育人”内涵,提升师生文明素养
充分发挥德育课程主渠道作用,上好班会课、思政课的基础上,充分挖掘学科教材德育教育因素,进行德育渗透。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,把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,贯穿于学校德育教育的全过程,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,教育学生“从小事做起,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”。
学校通过多种途径,采取多种方式,搭建养成教育平台。通过开展“学规范遵规范行规范”、“国旗下讲话”等各类有效德育实践活动,实现活动育人,教育学生养成文明习惯,养成遵纪守法、团结互助、讲文明、懂礼貌、爱卫生等优秀品质。
切实加强校园环境建设,搞好学校校园、教室、办公室卫生管理,建立卫生责任区,挂牌落实到具体责任人,切实改善卫生条件,力求达到:地面不见垃圾、无卫生死角;教室窗明几净,环境布置典雅,什物堆放有序,令人赏心悦目。建立全天候保洁、及时清扫、长期保持的卫生工作机制。
(三)深化“环境育人”意识,打造校园文化品牌
学校充分发挥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、校园规划布局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的作用,以优美的校园文化唤起师生对美的追求,陶冶师生情操,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,使文化审美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产生持久的、潜移默化的影响。努力做好以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:
1.悬挂室内外标语,建立文化墙;增设校园内各种提示牌(安全、节水、卫生、爱护等),处处提示、警醒学生。
2.持续做好校园文明班评比栏、作品成果展示栏、教学与教研宣传栏、团队宣传栏、身心健康栏;及时更新已有的阅报栏、光荣榜、思想政治宣传栏、校务公开宣传栏等。
3.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文明公约、关爱未成年人主题以及文明礼仪的公益广告,在学校醒目的地方设置“遵德守礼”提示牌等。
4.结合校园规划,搞好校园绿化建设。校园规划要力求合理,功能分区明确。充分利用校园生物园栽花种草,打造环境宁静优美、树木花草相映成趣、道路平坦整洁的校园。
五、实施步骤
(一)动员阶段(2022 年1月)召开文明创建动员会议,安排部署创建工作,明确分工、落实责任、加强领导、增强意识,引导全员积极参与。
(二)实施阶段(2022 年 2 月-5 月)根据要求,抓好软、硬件建设,积极开展创建活动。
(三)自查阶段(2022 年 6 月)对照标准,自查自纠,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、改进不足。确保达到考评标准。
(四)迎检阶段(2020年 7 月)迎接检查,配合验收,全面实现创建目标。
六、工作要求
(一)统一认识,做到“四个”到位,即思想认识到位、组织领导到位、创建措施到位、经费和人员保障到位。
(二)统筹安排,形成合力。全校上下联动,全员参与,各科室按照文明创建工作分工开展工作,并将活动开展情况资料收集归档。
(三)对照标准,及时将创建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整改到位。
中共湖南建筑工业学校委员会
2022年1月11日